酸甜辣萝卜的腌制方法:腌萝卜:豫南古弦国的正宗做法,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题记:在我国的饮食文化里,腌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囊括所有经过腌制的食材,荤素都是。河南信阳地处淮河之滨,祖国南方之北,亚热带。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几无蔬菜,过去完全靠腌菜度过。特别是淮河以南的5个县,属于古楚传统文化区域,大面积又是明末清初江西移民,楚、赣结合,保留有与众不同的原生地饮食特色。这个区域性的特点,集中表现在腌咸菜,怎么腌、如何吃,以及腌哪些菜,跟其他地区各有不同。本文分享信阳光山县传统腌萝卜,就我的实际经历,结合当地的咸菜文化,奉献大家不一样的腌萝卜菜。套句流行语形容腌好的萝卜:没有最好吃,只有更好吃。
饮食文化里不能没有腌咸菜
——必不可少的食材保存大法。
可以说到很远的古时候,茹毛饮血的新石器时代。食物来之不易,吃不完的不能放坏,要想法留着下次填肚子。后来神农氏开始了农耕,有季节性的食材就多了,肉类、粮类、蔬菜类,更重要的还有盐。所以,我们对腌咸菜的理解,只有从头捋起,就知道不仅仅是为了保存食材,以丰补缺,而是通过这个方式,把食盐和食材同时保存。这就是古人智慧,世上自有两全法,既有如来又有卿。
食盐的珍贵不言而喻,从人类发明了煮食就不可或缺。可是得来不易,尤其是内陆不产盐的广大地区,加之古代交通和运输不畅,食盐就显得极其珍贵,以致于历朝历代都由政府亲自经营,至今也没完全放开。所以,人类生活的智慧就在食盐的保存和食用上集中体现。腌咸菜,既能很好的保存了食盐,又能让食材不坏掉,更方便了食盐的使用。譬如古时候出门在外,旅途中自带干粮里必须有咸菜。
清朝李鸿章,位极人臣,出门必带腌咸菜。以致于出使英国,到岸后人家不让他后厨带的咸菜上岸,李鸿章憋住气也不上岸。搞得英国外相登船解释,说你带的食品不清洁,恐怕有害国人健康。在李鸿章坚持下,他们只得对咸菜进行生物级化验,结果大出意外,这几坛咸菜不仅很干净,没有有害微生物,而且营养比新鲜蔬菜更丰富,还有杀菌消炎作用。在英国访问期间,李鸿章用咸菜招待他们,得到一致的好评。
——腌咸菜的起源有记载3000多年。
《周礼·天官》首先出现“盐菜”一词,信阳光山人至今还把所有的盐腌制的蔬菜叫“盐菜”。
大羹不致五味也,铏(xíng)羹加盐菜矣。
这是汉代郑玄对周礼的注引。说的是周代用于祭祀的羹,是顶级的羹,在铏里用盐菜和肉,五味调和。他还对《诗经》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作解:“天子剥削腌渍以为菹,贵四时之异物”。后来政治经济学里的“剥削”一词,就出在这里。
正是盐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早在“克己复礼”的周朝,擅长腌咸菜的人不仅不用给人打工,并能够加官晋爵。朝廷设置有官职为“醢(hǎi)人”,职责是“掌四豆之实”。在《周礼·天官·醢人》里有详细描述,这个岗位负责在天子祭祀中,准备和提供七种盐菜和三种酱料。
——古人吃盐菜的有趣故事。
古人对于盐菜,有的胜于对肉类的依赖。《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里有段话:
后昼夜号泣,终三年不食盐菜,憔悴毁容,亲人不识之。
这里的盐菜怎么也脱不了干系,要为皇后毁容背锅。
被鲁哀公封为“尼父”,唐太宗封为“先圣、宣父”的孔夫子,也是盐菜的拥踅。不过他是受了周文王的诱惑,爱上这一口。《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
文王嗜昌浦菹,孔子闻而服之,缩頞(è)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
这个故事很有画面感。孔子听说周文王爱吃菖蒲腌的咸菜,就取来尝尝。因为受不了那味道,只好缩着鼻子,勉强的吃了。就这样吃了三年,才喜欢上盐菜。
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征,千古名相,一生清廉无私,皇帝都挑不出他有什么嗜好。李世民一天感叹道:“这老家伙成天板着脸找我毛病,竟然没一点毛病让我挑到啊。”有知情人告密,说他有个嗜好,爱吃咸菜。次日,太宗单独请魏相吃饭,上了三份咸菜,魏征见了爱吃的,全然不顾君臣礼仪,直接的风扫残云。
汉武帝下旨垄断盐菜的源头。说到底,盐菜依赖的是盐,没了盐就没得玩。轮到汉武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的把盐纳入国家战略物资管理,
敢私铸铁器鬻盐者,釱(dì)左趾,没入其器物。
逮住私自贩卖盐的,剁了左脚趾,没收作案工具。
周代封为弦国的光山县传统盐菜
——光山是个腌咸菜的传统大县。
光山是个小县城,因为地理和历史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江淮文化特色,也是楚文化的延续。有代表性的就是盐菜。这地方是挨着北方的南方,四季分明,夏天比南方热,冬天比北方冷。漫长寒冷的冬季,百物不生,只有少量的大白菜,深秋长成,就地埋住土里。冬天要吃了,去雪窝里扒拉出来。从农历十月,到来年二月,小半年的时间,青菜里唯有盐菜下饭,一天三顿离不了。
那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溯到周代弦国,每年农历九月,是全民腌咸菜的季节。家家户户都有一口米多高的大缸,搭配有大小坛子。庄稼人开始了地里割菜、晒菜、洗菜、腌菜系列活计。城里人就近买来鲜菜,一样的程序。最终把菜腌入大缸、坛子里。待到冬月,天寒地冻,地里的青菜都没了,人们就在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各种盐菜做,盐菜吃。做法繁多,吃着过瘾,永远也没个够。
——盐菜品种多样化,基本满足美食需要。
这里从古到今,盐菜制作方式不变,内容不变,烹饪不变,朴实无华。从种到收到腌到吃,时间仿佛定格在先秦时期。主要盐菜有以下几种,按食用量排列:
●盐菜:材料是箭杆白,江淮地区特有的蔬菜品种,长有2尺多高,白色菜杆,无筋无渣,小小的绿色叶子,单根形状,像极了古代的箭镞,只是肥胖,一棵菜有2斤重。农历九月下旬,地里砍了晒到半蔫,洗了码到盐菜缸里,一层菜一层盐,然后大石头压上,一周后里面的水出来,淹住菜。这一缸要吃到来年插秧季节。
●腊菜:材料是雪里蕻,但是棵大,跟箭杆白一样大,色墨绿,叶面有毛刺。这个菜的腌法和箭杆白一个程序,不同的是腌好后捞出,晒干,或者晒到半干时切碎,然后晒干,收起来。这道盐菜相似于长江下游地区的梅干菜,吃法也类似。
●萝卜茧子:本地小白萝卜,切成条或丁,晒半干腌制,装入坛子封好。这道盐菜作为细菜,也要吃到来年插秧季节。
●冬韭菜:秋天最后一茬韭菜,收秋的辣椒,洗净晾干水分,先用腌搓了,再用韭菜缠住辣椒,都整个不切。装入坛子封好。这道菜特别的香,作为过年待客精品小菜用,平时舍不得吃。
——盐菜的做法和吃法。
●箭杆白是主力盐菜。多种做法,下一切饭。其中经典美食是炖肥肉,当地有句俗语:“盐菜杆儿熬肥肉片(piǎn)儿”。冬天室内外一个温度,室外下雪,室内结冰。一家人围住火炉,上面炖锅盐菜和肥肉片,满屋窜香,热气腾腾,就着大米干饭,好吃的要死,构成百姓幸福日子画图。其次是各种素炒,直接切了凉拌也是美极。
●干腊菜主要是用来做大菜,扣肉。
●萝卜茧子,三餐少不了的小菜,平时不下餐桌,有菜了它是陪衬小菜,没菜了它就是主菜,单有它就足以下饭。萝卜茧子主要是凉调,坛子挖出来,倒点小磨香油,或者辣椒油,拌拌就是。也有炒了吃的,条件好的用肉丝爆炒,肉丁焖,都是极致美味。
●冬韭菜只有凉调吃法。严格的说不叫凉调,直接切了装盘,还不能多了,就盘子中间,盖住中心就成。不给任何调味料就足够香味,也不放小磨油、辣椒油,原滋原味,美极美极。
正宗的古弦国腌萝卜做法
——材料有讲究。
信阳本地白萝卜品种,如今还有保留,尤其在罗山、光山、潢川、商城和新县,农民坚持种植。萝卜特色是个小圆润根细,青白分明,内里瓷实不康心,辛辣无异味。这样的萝卜炖肉最是好吃,萝卜比肉还香。腌咸菜用的这个品种。
——制作很古朴。
●两个形状:萝卜条和萝卜丁,任选一样,不可混做。做条的,先切片再切条;做丁的,先切片再切条,最后切成丁。切条的,筷子头略粗;切丁的,拇指头大小。原则是成菜后,吃着适口,一口吃下正好。但不是吃饭的大口,是吃咸菜的小口。大了不好腌制,小了零碎不好看。
●配菜:腌萝卜传统配菜是生姜,按萝卜与生姜的10:1,揉盐前切成姜米放进去。常规的还有配菜辣椒、香菜、红萝卜、芹菜,一是颜色好看,再是增香,都是香料菜,一起腌了更出味。
●萝卜切了,晒到半干。配菜晾干明水。然后凉开水淘洗萝卜,沥水,放入配菜,按10:1.5加盐,充分揉搓一遍,顺带把盐拌匀。盖着放置一夜。
●坛子瓶子洗干净,晾干明水。然后逐个的装满,捣实不留空气,保鲜膜封口,再拧上盖子,自然环境放置,20天后可开坛享用了。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