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怎么腌制酸菜:“土坑酸菜”之困,法治如何来解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以前5毛钱一斤的新鲜芥菜,现在已经跌至一斤2毛钱左右,但即便这么低的价格,如今还是卖不动,因为根本就没商贩前来收购。”
央视曝光湖南华容“土坑酸菜”事件已过了半个月时间,虽然当地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调查,市场监管部门4名相关人员也被追责,但这一事件带来的连锁反应仍在发酵中,该县10余万芥菜种植户更是深受影响,芥菜滞销已成事实。
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华容县“土坑酸菜”事件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那么,面对“土坑酸菜”之困,法治又该如何出手?
华容已将芥菜做成大产业
“我用嘴吃的酸菜,竟然是用脚踩出来的!”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曝光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腌制的酸菜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引发各界关注。
从央视曝光画面显示,一加工工厂内,工人穿着拖鞋或赤脚在土坑内搬运酸菜,痰、口水、烟蒂也随手丢在酸菜堆内,这些酸菜简单清洗后就会袋装销售出去。部分企业为了让酸菜保质期更长,加入大量的防腐剂。
“土坑酸菜”事件经披露后,“华容芥菜”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北枕长江,南拥洞庭湖的华容县,种植芥菜历史悠久,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
华容县菜农付伟(化名)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华容县种植的新鲜芥菜有股涩味,腌制后味道反而更鲜美,可以增进食欲,促进胃肠消化功能。“以前洞庭湖区水患多,村民种植的农作物经常遭灾,缺粮少菜的洞庭湖区村民慢慢学会了用盐腌制芥菜,以备洪灾青黄不接之时,取之食用。”
1982年以来,华容县芥菜产业迅速发展,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产品不断增多。产品已远销广州、上海、南京、郑州、西安、北京、沈阳等全国15省、35个大中城市和地区。2006年,华容县被湖南省批准为特色蔬菜示范县。
近年来,华容县又将“小芥菜”做成了大产业,该县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推进集加工、仓储、交易、物流、展览于一体的芥菜产业园建设,建立企业联盟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成为全国最大的芥菜生产基地。华容芥菜产业园获批国家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在政府部门大力的扶持下,种植芥菜在华容县部分乡镇成了农户们发家致富的捷径之一。2019年,菜农肖某从其他农户手里流转了340亩土地,他全都种上了芥菜。当年芥菜亩产平均5000多公斤,他在一季里纯收入就达40万元。
媒体披露,2018年华容县通过基地示范引领,芥菜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其中高标准生产基地2万亩,总产量120多万吨。2021年华容芥菜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56亿元,占国内芥菜类产品销售市场份额的54%。“华容芥菜”还曾荣膺“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和“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昔日光环难掩滞销困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视“3·15”晚会对华容县“土坑酸菜”乱象的披露,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事件曝光后,被牵连的企业纷纷表态。康师傅、五谷渔粉承认“插旗菜业”是该公司酸菜供应商之一,并下架相关酸菜原料,全面停止使用并封存,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检查。肯德基、白象等企业则立马发表声明,称“插旗菜业”并非其供应商。
“土坑酸菜”事件,也将岳阳市华容县、君山区两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推上了风口浪尖。随后,两地党委政府对4名存在监管不严、履职不力等问题的食品安全监管负责人员进行问责。
3月23日,华容县又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暨守牢底线工作部署会,强调要坚持“守底线”与“拉高线”并重,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和严峻性,要全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自信“亮出来”,把品牌“树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但“土坑酸菜”事件对华容县打击最大的还是酸菜产业,而酸菜产业上游的10余万芥菜种植农户更是深受影响。“华容芥菜”昔日耀眼的光环,也掩盖不住如今滞销的困局。
自己租赁20亩地种植芥菜的付伟,还在为如何销售自己的芥菜焦虑不已。以往每年3月份,华容芥菜都会迎来收购旺季,菜农会在地头上忙碌不停,将芥菜装到车上,再运往附近的酸菜厂,但今年在村头很少看到收购芥菜的人。
“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的过程,华容县的酸菜销量大幅度减少,带来的结果是芥菜需求量快速缩水,我们手里的芥菜销售渠道也几乎没有了。”付伟说。
付伟透露,20多年前,当地人腌制芥菜一般都是在门前屋后挖个深坑,或在深坑四周糊层水泥、或在坑里铺上塑料膜;然后放一层芥菜撒一层盐,待层层填满后,盖上布密封,再压上重石厚土封死。“这种传统粗加工的生产方式比较简单,成本的确较低,但由于芥菜含盐量超标,又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现在很多农户已经弃用了这种腌制方式,但不排除有少数农户依然用这种方式来腌制芥菜。”
法治如何纾解“土坑酸菜”困境
华容“土坑酸菜”事件,也引起了众多法律界人士的热议。有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华容县“土坑酸菜”事件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
事实上,从毒豆芽、毒生姜,再到“土坑酸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大众的神经。那么,对于食用农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我国的法律又有哪些监管规定?
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介绍,对于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法的法律定义是“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按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57条规定:“食用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供人食用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而农业活动是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等农业活动,以及设施农业、生物工程等现代农业活动。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指在农业活动中直接获得的,以及经过分拣、去皮、剥壳、干燥、粉碎、清洗、切割、冷冻、打蜡、分级、包装等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的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
“按照严格的界定标准,腌菜并不属于食用农产品,而属于食品,应当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小作坊、摊贩来制作才可合法销售。但在现实中,在集贸市场由个人销售自家所制的少量酸菜是一种常态。”黄捷说。
黄捷认为,华容县“土坑酸菜”事件,暴露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监管乏力。“如何规范农户大批量地腌制酸菜方式?如何保障这些腌制农产品食品的安全?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农业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
黄捷透露,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处罚方面曾经有过“漏洞”,即违法责任中并无对个体农户和家庭农场等生产经营者的处罚规定。
“这样一来,既不是农产品销售企业,又不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经营者,成了监管‘真空带’。”黄捷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完善农产品质量的监管立法,我国加快了法治建设的步伐。2021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修订草案将个体农户、家庭农场等纳入法律调整范围,由原来只管企业和合作社,扩大到覆盖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此外,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适用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修订草案在第三条对监管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只有法治,才能为‘土坑酸菜’之殇解困!”黄捷说,在完善的法治环境下,政府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这种“土坑酸菜”事件才会大幅度减少。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