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酸嘢做法:广西不是省?,是不是壮族人最多?
hi,我是@广西风物志 ,感谢您来看我哦!
这么好的您,最好关注我一嘴,一起解读广西啊
广西地处南疆,远离中原各省。加之一直以来,广西对外交流不算多,所以,对于外省人来说,广西就犹如处于深闺的女子一样,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广西的省会是哪?
别笑,如果你问广西以外的人,相信至少80%的人,会给出精彩纷呈的错误答案。
广西的省会不是桂林、也不是柳州,而是南宁。这是困扰很多外地人的一个超级问题,因为相比较桂林、柳州,南宁的存在感实在太低。
即使是广西人,也有不少对南宁的首城地位心有芥蒂!
南宁的大广西C位之路堪称坎坷,历经三次沉浮:第一次C位出道是在1912年10月,是为广西省会;高光24年之后,1936年10月,突然被夺了光彩。
——这两次起伏更迭不关乎经济,不关乎战略,甚至严格来说也不关乎政治,只是取决于当时“广西王”是谁。(这又是另一个很精彩的故事)
又14年过后的1950年2月8日,南宁才再次成为广西最靓的仔,坐稳广西省会地位,一直到今天。
对了,在今天的广西(包括新疆、西藏、宁夏等)省会的也不叫“省会”,正式名称:首府。因为从行政区划分类型而言,广西属于自治区队伍。自治区的C位之城的官方名称就叫“首府”。
广西不是省?,是不是壮族人最多?
说到自治区,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定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区机关,行使自治权,由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事务。
自治区不具备独立主权性质,必须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相当于省一级行政单位。
广西人口数量最多的还是汉族,其次才是壮族。民国和建国初期,广西的行政单位名称都叫广西省。
全国80%的壮族和60%的瑶族人口聚居广西。为了突出民族自治的优势、突出民族工作的重要性,1958年10月12日,中央政府同意广西省改名“广西壮族自治区”。
从此,广西就不能以“省”称呼了。
在政治或商务等政府层面正式交流中,可以用“广西”、“广西区”、“自治区”等简称来指代。如果直呼“广西省”则会引发很大的歧义或误解。
当然,在民间非正式的场合,说“广西省”,也不会有人来计较原则问题。数年前,我甚至见过某国有单位的简介如此用法。——相信这是该单位的一个小失误。
但是,如果我们一不小心跟人说成“广西不是省,而是区”那又大错特错了,千万不要忘了“自治”这俩关键字眼。
并不是每个广西人都会唱山歌
除汉族外,广西还有壮、苗、瑶、侗、回、京、水、彝、么佬、仡佬、毛南等11个少数民族。12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民俗、文化确实很丰富,很多样化。
不过,电视上、媒体里大家穿着各自代表性的服饰,在唱呀跳呀舞呀,那真的不是广西人生活的日常。
广西人的穿衣日常,和我们在大街上见到的没两样,或者会朴素简陋随意点就是了,又或者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度生活群体中,有些老人会穿着有稍许具代表性的衣裤罢了。
唱山歌、对山歌是广西作为壮族自治区最明显的民间文化特征,然而,这也只是广西壮族先民的日常,并非现代广西人的日常。
不是每个广西人都会唱山歌,更不是天天都在唱山歌。就算现在有保留这个传统的地方,也不见得每个人都加持了这个技能。
所以,外省的兄弟姐妹朋友们,下次遇到广西人时,就不要一照面就“唱首山歌来听听”啦,这样会搞得大家都尴尬的。
广西的节日很多,但节日不等于节假
12个民族的人就会有12个民族的节日,除春节、清明、中秋、重阳、三月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节日外,盘王节(瑶族)、拉鼓节(苗族)、多耶节(侗族)、唱哈节(京族)就闻所未闻了。
而且,同一个民族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庆祝规模都可以用庞大形容,比如东兰县的壮族有铜鼓节、蚂拐节;凭祥的壮族有吃立节;百色的壮族有农具节、药王节;
同一个地方,不同片区,又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比如,百色的田东田阳等地,庆祝农具节,靖西德保等地就比较喜欢药王节。
靖西当地还会在药王节(一般选在端午节)当天举办很大很大型的药市,这是一个传承千年的活动。
总的来说,广西人一年之中不是在过节,就是准备过节。广西的这些民族节庆日,庆祝规模都比较庞大,庆祝气氛热情浓烈。如果你的广西朋友够多,这些朋友分布的地域又够广,那么恭喜你,你不是在吃大宴,就是在吃大宴的路上。
当然了,节日繁多不代表每个节日都成为节假,能捞得上这尊贵待遇的只有“三月三歌节”了——2014年开始,“三月三”成为广西人独享的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
假如你从来没有三月三假,那说明你人没有在广西。额,又或者你得问问你的单位或者老板……
水果的神仙吃法,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吃不到。
2020年,广西水果综合产量高达2785吨,如果全国按14亿人计算,平均每人可分40斤。在我国的水果江湖里,广西与山东、陕西互为鼎足。
山东主攻苹果、樱桃等果品的产量,陕西则胜在明星水果繁多,而广西就厉害了,产量多,种类全、有稀缺性、水果质量优,有水果王国的美称,能满足你对水果的所有热爱。不但荔枝、香蕉、龙眼这种南方常客,就连看似北方来客的柿子、梨、大枣等也大有种植,而永福罗汉果、北流百香果、容县沙田柚则是一种“产地限定”的存在,不是想种就能种的。
众多的水果上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水果的广西吃法了。
水果成熟了吃,是没有灵魂的。蘸盐吃,拌酱吃,泡酱油,加辣椒,加椒盐……才是满足广西人味蕾对水果的所有热爱。
但最有代表性还是做成酸料,也就是广西人所说的“酸嘢”。
广西所谓的酸嘢,江湖上存在两种大众做法(小众化的就不得而知了):
如此这般的做法是没有比较明显的地域代表作品,各地都做,人人能做,既有傻瓜版,也有不专业版的。
这种做法对水果是有要求的,像香蕉、火龙果等软糯种类,就不适合制作,熟透了的芒果也会被嫌弃;对时间也有要求,泡一天成青铜,两天是王者,三天是钻石,但泡得过久则有可能变成废铁。
醋水泡制的做法,就能分出高低了,广西各地也均有代表作,但还是河池都安酸最得人心,据说有本地独家配方;玉林北流则形成规模化,成行成市,市场链遍及广西各地,以及广东、湖南、贵州等。
都安酸嘢已发展成标准化门面模式
在广西,水果还可以做成菜。
菠萝炒鸭,苹果炒肉,是入门级的;百香果焖排骨/鸡翅是新出的明星菜;
三华李炒猪大肠这道惊为天人的菜,除了长期被水果文化熏陶的广西人,我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想得出来?
青李炒猪肠
电动车与广西人的爱情
网上有人调侃,没有电动车的广西人,不配拥有爱情,这说明了电动车对广西人的重要性和必备性。
据统计,广西范围内在册电动车达1300万辆,广西总人口不过5000多万,这是怎么一个巨大的市场保有量?广西是国内使用电动车最多的地方了。
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大大小小的路口密密麻麻挤满的电动车,就像非洲草原上那些迁徙中等待过河的角马群一样,那叫一个蔚为壮观、令人震撼。这是广西独有的城市景象。
幸好,包容的自治区政府为这独有的交通景象定制了专门的交通要求,进行针对性人性化的管理,比如在街头、住宅小区规划专门停放的区域,甚至设置有专业的充电设备。
无粉不欢的广西人,这个粉指的是米粉。
广西人对米粉的热爱,是深刻进骨子里的。早餐吃粉,中午吃粉,晚餐再吃粉,宵夜还是吃粉,是广西人普遍的日常。
广西主流米粉是汤粉,有讲究的汤底,也有门槛限制的粉条,还要灵魂搭配的荤素。每一顿吃得都热气腾腾,最是慰人心。
广西米粉江湖很大,大广西是个大江湖,各地村屯小镇又各有各的小江湖,门派复杂种类亦多如牛毛。相信就算深谙广西民风民情、无所不能的大数据技术都无法说得清楚吧。
全区大大小小城市、乡镇甚至村屯的街头小巷,处在繁华的五星级酒店,或是偏于一隅的小摊,都不失米粉的身影。
广西柳州特产螺蛳粉,开始走出了国门,算得上米粉界的天花板。
关于这个话题,我曾写过文章讨论过。(请参阅广西人把普通的大米,做成大家吃不起的样子!)
广西民族多样化,文化也是多元化,您认为广西还有哪些是不为外人熟知的呢?不妨在评论区写出来。或者写下您家乡的酸嘢、米粉代表作,以飨读者。
我是@广西风物志 ,感谢您来看我哦!
这么好的您,关注我,一起深度解读广西啊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