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酸荞头的腌制做法:多鸭之秋,独沽一味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的餐桌就是鸭子的主场。鸭子的世界博大精深,可不止烤鸭一味。
为什么秋天想吃鸭子?还不是因为——入秋的鸭子好吃啊!秋风一起,鸭子就到了最肥美的季节。这时候,无论是一只费工夫的八宝鸭,还是皮脆肉嫩的樟茶鸭,抑或是北京烤鸭……都足以快慰人生。
江苏南京盐水鸭
吃鸭重地,当属南京
盐水鸭是南京的著名特产,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南京盐水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盐水鸭色味最佳,故又名“桂花鸭”。
盐水鸭做法返璞归真,最能体现鸭子的本味。
北京烤鸭
南鸭北渡,妙手荣成
北京烤鸭最早自南京传入,肇始于永乐年间的菜市口“便宜坊”,其传统的烤鸭方式为焖炉烤鸭,以秫秸将炉膛烧热,放入鸭子,关闭炉门,以余温将鸭子焖熟。焖炉烤出的鸭子外皮酥脆,内层鲜嫩多汁,肉质肥嫩。
进入清末以来,烤鸭技法又出现了“挂炉”法,出自清宫“包哈局”。“挂炉烤鸭”技艺一代代逐渐完善,具体工艺可细分为十九个步骤,烤出的鸭皮酥脆,肉质则稍稍发干。
山东荣成人对北京烤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便宜坊”还是后来的“全聚德”,其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荣成人的身影,可谓“妙手荣成”。
福建泉州姜母鸭
亦药亦膳,亦滋亦补
姜母鸭起源于福建泉州,后传至我国其他地区乃至海外,是福建的一道传统名小吃。它既能气血双补,又可滋阴降火。红面番鸭宰杀后洗净,老姜切片,伴着米酒一起放入带盖陶土砂锅中炖煮,佐以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等香料,待老姜的香气弥漫屋子的时候,鸭也就熟了。
姜母鸭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适合秋冬两季食用。
上海八宝鸭
有容乃大,食珍滋味
八宝鸭属于上海本帮菜,以城隍庙“上海老饭店”烹制的最地道,被美食家誉为“席上一绝”。八宝鸭是将带骨鸭开背,填入八种配料,扣在大碗里,封以玻璃纸蒸熟,鸭形丰腴饱满,原汁突出,出笼时再浇上用蒸鸭原卤调制的虾仁和青豆,满堂皆香。
食之滋味丰富,满口浓郁。这道菜可谓将荤素完美相融,不仅健脾开胃,还能滋阴补虚。
湖南永州血鸭
餐桌上的“血色”浪漫
血鸭是湖南永州的一款特色传统名菜,以色泽红润、焦脆爽口、香辣咸兼备而闻名于世,具有美味、开胃、凉血的特点。
永州血鸭以宁远血鸭为代表。宁远血鸭起于宋朝,成名于太平天国时期。传太平天国起义初期,太平军首领洪秀全率众将士攻下了永州城,当地老百姓为慰劳起义军,也前往军中与厨师一起下厨。可是在杀鸭拔毛时,鸭身上的细毛却怎么也拔不干净。
这时临近开宴,一位老厨子急中生智,将生鸭血倒进鸭肉里,继续炒拌成糊状,这样一来,鸭块上的细毛自然看不见了。“永州血鸭”的做法自此流传开来。
吃血鸭,最好配冰啤酒,水火交融,痛快淋漓。当然,你若不喝酒,配上一碗萝卜炖排骨汤也行,吃得全身热乎乎的。血鸭的汤汁同样很美。吃到最后,来一碗饭,将汤和饭拌在一起,吃得胃口大开。
四川成都樟茶鸭
色香味形,四绝一体
樟茶鸭属熏鸭的一种,制作考究,成菜色泽金红,外酥里嫩,带有樟木和茶叶的特殊香味,是四川经典的传统名肴之一。此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需选用秋季上市的肥嫩公鸭,经腌、熏、蒸、炸四道工序制成。
这道菜最关键的是选用樟树叶和花茶叶来熏制。
此菜装盘上席也很讲究,整鸭熏好后要先斩段后整形,复原于盘中,使鸭子不仅肉好吃,而且形好看。上席时配以“荷叶软饼”,供食者卷食,风味尤佳。尝一口,皮酥肉嫩,鸭香淡幽而不腻人,配上甜面小馒头,一股清新别致的味觉享受倏然而至,在化解油脂的同时也令人食指大动。
广西南宁柠檬鸭
酸辣双味,挑逗味蕾
柠檬鸭是广西南宁武鸣一带的特色菜肴,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初期,南宁的城市边缘有一个叫“界牌”的地方,因为在公路旁,常年做来往司机的饭食生意,慢慢发展,便有了这道名菜。
柠檬鸭的主要配料是南宁特色的酸嘢,如酸荞头、酸姜、酸辣椒等,以及提香祛腥的山黄皮、自家腌制的酸柠檬。酸柠檬越陈越香,放上几年甚至是十几年都不会变质,香气和味道反而更浓郁。这些独特的配料正是制作柠檬鸭时必不可少的。
鸭肉酸酸辣辣,香脆有肉感,柠檬的酸香中透着梅子的甜味,微辣的口感中藏着鸭肉的细腻。秋冬天吃,开胃滋补,老少皆宜。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