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酸菜的腌制方法:晋城小吃:酸菜黑圪条-美味记忆和做法
2 2023-11-27
山西面食的名气,不仅在于其花样丰富、精美可口,也在于山西人粗粮细作的本领。在山西,不同地方的大闺女、小媳妇们,都能根据本地的作物出产和生活特点,把各种粗杂粮面做出一道道美食。比如晋城一带著名的家常面食——酸菜黑圪条。
在山西的许多地方,由于地形、土壤、气候等原因,小麦的产量很低,甚至不出产小麦。于是各种粗杂粮,便成为了当地人们的主食。即便在晋中〜太原盆地、上党盆地和忻定(忻州〜定襄)盆地,普通人家也未必餐餐白面、顿顿细粮。高粱即是山西粗杂粮中栽种和食用相对普遍的一种。酸菜黑圪条,就是以高粱面为主做成的。
高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作物,山西是重要的产区之一。但是,由于高粱纤维粗糙、质地疏松,高粱面很难作为单一的食材做出可口的面食。有东北朋友问了:那可以做米饭吃啊,为何一定要做成面呢?
答案很简单,与东北的品种不同,生长环境也不同,山西高粱不适合做米饭,口感非常不好。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有过引种试验,产量未见提高,口感反而更差,因此就放弃了,科学家和农民朋友转而在改良本地品种、提高单位产量方面做文章并大有收获。民以食为天,高粱难吃也得吃啊。于是聪明的山西人充分发挥粗粮细作的才智和本领,将高粱等粗杂粮做出了大批的家常面食。
与白面等不同,无论用温水还是凉水,纯高粱面粉都是很难单独和成团的,必须加入一定比例的其他有黏性的面粉。所以,最早的时候,人们一般是将高粱面煮成面糊喝。这种煮法很特殊:必须用一根木棍不停地在锅中搅动以使面粉不滞锅并均匀易熟。故这种做法被山西许多地方的人叫做:戳糊糊。
传说在古代晋城,一个新媳妇嫁到婆家,第一次做饭用高粱面戳糊糊时,不小心随手抓了一把豆面进去,糊糊汤变得又黏又稠又硬。情急之下,便索性从锅中铲出后又添了几把白面进去,和成了面团并擀成了面条,又浇上当地特有的酸菜卤。饭一上桌,公婆大惊:这是啥东西?一吃,味道比糊糊好得多。追问下,媳妇说出了实情。公公不禁开颜一笑:聪明的笨媳妇做出个好吃的黑圪条(高粱面多呈褐红色,故往往被称为红面、黑面;圪条,晋城、长治人多用作指细长的条状物品)。
有人说,黑圪条的做法是以白面裹红面,类似包皮面的做法。实则不然。黑圪条在晋城及长治等地方,尤其在高平等地又被称为三和面。家境好的人家一般用高粱面、豆面和白面。家境差一些的很少用白面,而是用榆树皮磨成的榆皮面,甚至只用高粱面和榆皮面,黑圪条因此得名,恰如其分。
正宗的晋城黑圪条,浇头是酸菜。与其他地方不同,这种酸菜是采摘细嫩并带毛刺的小蓟(一种野菜,当地人称为刺甲),洗净后剁碎,入缸加面汤,最少用时五到七天精心腌制的。腌制好后,随吃随捞,连汤带水,以油、盐并加葱、姜、蒜等,大火炒成酸菜卤,浇在黑圪条上,无论时令节气,不受菜季限制,四时食用。
社会在变化,科技在进步,生活水平在提高。今天的我们已经逐步摆脱了贫穷,正走入一个小康时代。但是,粗粮细作仍旧保留在中国人的餐桌上,保留在中国人勤俭持家的血脉里。即便从最简单的营养学角度讲,粗细搭配、合理膳食,又何尝不易于人体健康的需求呢?相信,黑圪条们的未来可期,山西面食的未来可期。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