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腌制酸菜的方法是?:三碗粉 | 酸汤粉,来自贵州的神仙级开胃美食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眼里,早饭一定要“吃好”。
美食短纪录片《早餐中国》每集只有5分钟,轻松向观众们展现一味早餐的诞生,还有充满当地特色的生活剪影,比如衣着鲜艳的阿姨,热闹的菜市场……用观众的形容说:是烟火气十足。
在中国若说爱吃酸,那山西、陕西一带无出其右,那要是在酸的一旁站一个辣,贵州的酸辣可以说独领风骚。
凡是来贵州旅游的都兴冲冲图一口酸汤鱼,但是只有地道贵州人对酸孕育出的美食系列了如指掌。再是平淡无奇的菜,加一口酸、一口辣,就能瞬间变成心头好,张嘴就停不下来。美食纪录片《早餐中国》第二集,迫不及待展示出仅贵州所有的酸辣系列——酸汤粉。
酸,从早餐开始
与北方早餐粥与包子不同,贵州的粉仅靠自己就能做到一日三餐自由切换。贵阳的素粉、六盘水的牛肉粉、遵义的虾子羊肉粉、铜仁的锅巴粉、安顺的小锅凉粉、荞凉粉等等,足可见在贵州一粉称霸贵州人三餐之势。那为何《早餐中国》独选酸汤粉入围呢?
因为酸,是贵州人美食的灵魂所在。
而酸汤粉,乃是来自贵州酸发源地——贵州黔东南首府,凯里市。
一碗酸汤粉的成长记-选酸
一碗酸汤粉,是从酸的选择开始。
贵州制酸智慧层出不穷,主流酸分两种:西红柿酸与糟辣酸。这里有贵州人厨房一个美食公式——
西红柿酸=汤类单品底酸
糟辣酸=爆炒类单品底酸
西红柿酸+糟辣酸=火锅底料酸
看出来没?凯里酸汤粉所用的便是西红柿酸。西红柿酸用的原料是本地西红柿,个头小、熟得透、籽多、水分轻为上佳。
制作心法
将西红柿洗净、擦干,放入白酒中洗过,捣烂后再放入坛中,一层西红柿一层盐,最后在上面再撒点白酒,密封后放于阴凉通风处,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可。
一碗酸汤粉的成长记-熬汤
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能用酸与辣来调味,所以黔东南地区吃酸的习俗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从而研发出来的延长食物保存时间的制酸、食酸的习惯。区别于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
从此,食酸成为贵州苗族和当地菜肴的一大特色。酸汤烙上了强烈的贵州人的生活印迹。
在黔东南凯里的酸汤品种有很多种,地理位置不同,水源不同和酿造的方式不同,出来的酸,风味也全然不同。用米汤高温发酵得到的白酸、有用鱼虾入糟自然发酵后的虾酸、酸汤鱼用的酸,是用自然发酵的白酸,加上西红柿和剁椒制腌制后得到的红酸。汤底也并非只是鱼,在凯里当地,除了酸汤鱼以外,还有酸汤鸡、酸汤鸭、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猪蹄、酸汤肥肠、酸汤排骨、酸汤螺蛳...,如今还有酸汤粉、酸汤粉、酸汤饭,这些统统都是酸汤的菜。
贵州酸汤主要分为白酸和红酸,苗白侗红,也就是苗家白酸汤,侗族红酸汤。其中白酸分为米制白酸和面制白酸;红酸主要分为毛辣角酸、红油酸、辣酱酸、虾酸和臭酸。而酸汤鱼用了米制白酸、毛辣角酸和辣酱酸。其中,白酸一定要选用当地产的各种籼米,粳米和糯米,初起酸汤用糯米会酸得快些。淘米水和米汤均可用,以米汤为多;红酸则选用野生西红柿,把洗好的西红柿放进无水无油的瓷坛,再加适量的食盐,最后将坛盖盖上,并在边上围上水,以防混入杂物、杂菌而酸败变质。
白酸汤其实在苗寨应用的非常多的,它主要是用淘米的水煮开后,倒入老酸汤里,然后搁几天发酵变酸。在使用酸汤的时候,一定要保管好。每次舀酸汤的时候一定用这木质且没有油腻的勺子来舀,因为酸汤中发酵的关键是酵母菌,所以在酿制的全程中都不能碰油、碱、盐这三样,否则酵母菌会酸败,直接毁掉酸汤的味道。
在酸汤用到差不多的时候,要不断地往里头续新汤。酸汤温度也不能过高,否则酸汤中的酵母菌会因发酵过快,产生酸败味道,使酸汤变得浑浊;如果温度过低,则不易发酵。据凯里经营酸汤鱼的老板介绍,一般发酵时间为三天,时间不足,酸汤的酸度就会不够。
红酸汤是用贵州野生的名为毛辣果的小西红柿,加盐腌制发酵而成的。属于贵州酸汤锅必备原料,其味道清香扑鼻、酸爽开胃。
贵州黔东南的酸汤,绝对不会用食用醋和柠檬酸来进行调制,里面也不会有酸菜,而是用地地道道发酵出来的酸汤,汤看起来颜色较浅,再配以木姜子、腌制西红柿酱、糟辣椒等多种作料熬煮而成。口感是温柔而不刺激的,味道自然,完全是原生态的并不会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
说到酸汤,不得不提到木姜子,在贵州只要是吃带有酸汤的美食,味道感觉更鲜美,重要的是要蘸着有木姜子油的蘸水吃。木姜子油也叫山苍子油、山鸡椒油,是一种特种香料。发酵过的番茄汁和米汤构成了酸汤鱼汤汁浓厚酸爽的底味,加上略带刺激口感的木姜子油,使酸汤具有了丰富而完整的口感,与酸汤形成天衣无缝的味觉搭配。
酸汤在贵州凯里遍布大街小巷,走在凯里的街头巷尾,大缸的酸汤摆在家门口,花上几元钱,就可以买到一大碗。每到就餐时间,大小酸汤馆子,总飘散出酸汤浓浓的香气。这几乎成了凯里的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在贵州黔东南的乡下苗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腌制食品的酸汤坛子。少的一两个,多的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每到炊烟袅袅之时,村寨家家户户飘出酸汤味,一寨酸香。
一碗酸汤粉的成长记-制酱
酸汤粉还有一个黄金搭档——西红柿青椒酱,本来酸汤粉已经足够吸引人的味蕾,而西红柿青椒酱的加入,保证其在美食好评榜上的地位固若金汤。
将西红柿酸倒入原汤中熬制至粘稠弹性,加入剁碎的青椒一起熬制,之后辅之以葱蒜、折耳根、辣椒,一碗酸汤粉的标配蘸料便已完成。
一碗酸汤粉的成长记-煮粉
首先在砂锅中注入熬制好的高汤,在大火的伺候下等它滚开起来。
然后加入莲花白、火腿肠、猪肝、香菇、鹌鹑蛋等配料
酸的起源
传说,酸是苗族所创,古代苗人缺盐,全身浮肿,走路无力。一位苗家姑娘吴月秀见此,便将菜叶装入土罐,加以热米汤浸泡。数天之后,米汤变成淡黄色,并散发出清香的酸味。食之,味道鲜美,体力也渐渐恢复了。
《续黔书》记载:“介滇蜀之中,独不产盐,惟仰给于蜀,来远而价昂。”这句话的意思是:贵州之盐,来自四川,但自明清两代,皆对贵州盐务实行管制。尤其是在战争年代,盐更是控制之要。
并且当时苗民属于蛮夷、土著、外乡人,统治者更是一边镇守一边安抚,在清代魏源的《防苗》一文中,就提到了苗民需要用药材等有价值的东西来交换盐和布,并且在苗民不听话有反抗迹象的时候,就要封锁苗民各境,禁绝一切可食之物,迫使苗民臣服。而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进入贵州境内更是受到严格控制。
面对清政府的禁盐手段,当地苗民想尽办法代盐,凡可食之物,皆一一尝试,在此漫长的试错过程里,以草木灰为始,灰、酸、辣、硝盐4种主要代盐方法陆续产生。
至于以酸代盐之法何时出现,至今不可考,但本说法,却在贵州各地众说纷纭。
掌握基本技能,你也能“酸”
在酸汤的制作中,最特别的是侗族的“火边酸汤”,至今在从江、榕江、黎平三县还可看到。冬天烤火取暖时,将淘米水装进坛里,放在火边,连烤5天左右,经自然发酵便可以成为酸汤,并且贵阳人尤其喜欢的酸菜也是这个做法。吃的时候,放西红柿、豆芽、小瓜、青辣椒、青菜等一起烹煮,吃起来酸中带辣,其味更浓。
如今禁盐政策早已消亡,用灰与硝盐代盐的现象也早就不见,但酸与辣却成为贵州当地饮食习俗。其中,尤以酸为甚,家家户户的主妇,均会制作酸汤。
【声 明】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