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十大影响力案件:2013年度法治发展综合评估项目成果发布

八卦快讯 2024-02-23 13:47:00

□劳教制度施行五十余年终被废止

□政法机关集体发声纠正防范冤假错案

□微博直播庭审开启司法公开新时代

□打击网络“大谣”净化网络环境

□彻查“衡阳破坏选举案”彰显反腐决心

□《新快报》事件重申新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

(本版图片摄影:程丁)

(原标题:记录法治发展成果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2013年度法治发展综合评估项目成果发布)

法律制度建设正朝精细化方向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熊秋红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2013年的法律制度建设采取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战略。十大法律制度建设成就,鲜明地体现出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正在从粗放式阶段向精细化阶段发展。如惩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利用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等犯罪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标准;关于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明确了诸多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中的疑难问题和界定标准;关于严惩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司法解释系统地解决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定罪和量刑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明确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一些犯罪构成要件的判断标准;旅游法则采取综合立法模式,对旅游者、旅游规划、旅游经营、旅游监管等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十大法律制度建设成就中,有四项立足于加大对犯罪的打击力度,占有最大比重。比如,网络在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不仅严重侵害公民的名誉权,而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必须用刑罚的利剑铲除这一“社会毒瘤”。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法律必须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架起一道不容触碰、不可逾越的高压线,两高两部的意见充分体现了“最高限度保护、最低限度容忍”的原则。“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犯罪严重危害公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只有“铁面问责、铁腕执法”,才能确保“舌尖上的安全”。两高的司法解释通过严密刑事法网、明确犯罪界限、细化量刑标准、强化司法认定,确保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效果。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威胁民航安全的犯罪是一种低成本犯罪,但危害巨大,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有利于震慑犯罪分子,同时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责任意识。

其他六项法律制度建设成就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包括上海自贸区破除制度桎梏和修改后的公司法降低公司设立门槛。这些举措贯彻了“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体现了鼓励投资、深化开放、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和解决就业的立法意旨。第二类是加强对公民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包括保护消费者、旅游者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网络购物“无理由退货”、网购消费者享有“后悔权”、消费者协会可提起公益诉讼等,让“互联网再大,也大不过法网”。社会保险费申报新规,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职工权益。第三类是深化司法公开的法律制度,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该规定强调全面公开、真实公开、及时公开、统一公开、方便检索等原则,为推进司法公开迈出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民生改善和法治进步,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法制建设倒逼道德建设,法制建设护航社会发展。在追寻中国梦的进程中,法制建设将伴我们一路前行。

法治发展中思想的力量

国家检察官学院教授

徐鹤喃

法治,首先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基于实践层面的经验总结与规律探寻,是思想成果。法治以法律制度存在为前提,但仅仅存在法律制度并不足以构成法治,法治需要付诸实践,但法治实践中经验与现实,逻辑与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对应与重合,所有这些,都需要对法治这种治道有不懈的思考和研究。十项成果中有五篇论文、五本著作。其突出特点是集中展现了理论研究对于法治的全方位观照和推动。

邓子滨教授的《斑马线上的中国:法治十年观察》站在斑马线上观察中国法治现实,作了被称之为健全法律思维的思考。他说,我们有了一定的法治标示和路径,正如我们有了斑马线,但我们并没有认真遵循法治的规则,正如我们并没有严格遵守交通法规。若不能真诚落实法治,斑马线将成为死亡线,死因则是对制度的信赖。这样的思考给出了一个深刻的法理,在非法治的秩序中,危险面前只有普遍的可能性,没有特权。

法治建设进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健全的法律制度来明确国家、社会与公民的权力和权利边界,建立法治秩序,以实现良法之治。有五项成果着力对此作出了积极贡献。《论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宪法规制功能》提出通过解释技术发展以“国家规制”为核心的财产权模式。《知识产权法价值的中国语境解读》提出确立人本主义与和谐发展的新价值观念,应对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变革与时代发展的具体对策。《劳动教养制度的终止与保安处分的法治化》则针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之后,如何通过健全的法制实现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矫正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国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构成与适用》针对民诉法新确立的第三人撤销之诉面临的立法过于原则,实践遭遇各种问题的状况,做了系统学术研究引领。《现实与理想:关于中国刑事诉讼的思考》一书在制度变迁规律、立法修改范式、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等方面贡献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两部立法专家建议稿中,《社区矫正法(专家建议稿)》立足中国实际,通过域外比较借鉴,提出了系统的立法范本。《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的修改和完善》为两法修法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两部著作的推出,展现了我国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具有深切问题意识和本土实践关怀的法学研究范例,也在相当程度上证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建设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发展。

法律实施是真正建立法治秩序的关键。《刑法客观主义与方法论》提供了法治视野下严密司法逻辑的养成路径,为提升专业思维训练提供了重要指导。

著名法学家信春鹰教授曾经有句话,检察制度及其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大题目。它摆在每一个关心国家法治和人权的思想者面前。专家《论检察》系列丛书的编辑出版,展现了中国检察的历史与未来,其中凝聚和展现了中国检察理论研究的历史成就,是未来检察制度发展的思想基石,其对于推动检察理论、制度与实践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

上述十项成果在五个方面直面现实,致力于推进法治秩序的真正建立,从中展现了思想的价值和强大力量。唯其思想性,展现了其创造性,决定了其权威性,也唯其有如此的思想引领,法学理论研究之树才常青,中国法治建设才充满希望。

倾听时代的声音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仁文

《之江新语》(习近平著)一书中有篇文章援引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为题,叫做“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指出要立足时代去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

2013年中国十大影响力法治人物的事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在法治领域的一些重要声音和问题,值得我们去用心倾听,并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例如,为民洗冤的检察官张飚,他推动了浙江张氏叔侄冤案的平反。作为一个远在新疆的检察官,张飚为此案所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值得我们表达敬意。

刘协和,精神卫生立法的推动者,为什么会被纳入视野?因为“被精神病”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精神卫生法的出台和修改后刑诉法对强制医疗决定的司法化改造,这个领域里的法治进程被大大推进。

蜀道上的背篼法官郭兴利,调解泯恩仇的道德模范赖水顺,还有普法鸳鸯熊为义和闫怀玲,这三者颇有中国特色,是身处现代化大都市、具备国际视野的我辈学人在思考中国法治进路中不可不切记的。《之江新语》里提到“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司马迁曾指出,历史上多少富、贵、君、王“当时则荣,没则已焉”,而一介布衣孔子,却可以“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可见史家自有史家的编史标准。今天我们也常说,“活在人心便永生”。郭兴利、赖水顺等人的当选,不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么?

环保的重要大概只要我们看看窗外北京严重的雾霾就心有戚戚焉了。本次碧水蓝天的环保倡议律师陈臻和保卫湘江的环保志愿者群体双双入选,足说明评委会的良苦用心,前者是个体,后者是群体,表明环保既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也要靠集体的力量。

还有三位人物,他们是刚刚离开我们的政法往事的亲历者刘复之先生,英年早逝的“学术个体户”邓正来先生,以及实名举报反腐的媒体人罗昌平先生。对刘复之先生的纪念,使人们重新想起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场“严打”,以及《检察日报》这份报纸的创立,更感叹时代的变迁,当年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演变成如今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邓正来先生的学术成就唤起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向往和推崇,当然,他的英年早逝也再一次给那些忽略健康的中年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罗昌平先生对刘铁男的成功举报,以及其中充满曲折的过程,使之成为反腐英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网络反腐这样一种新形式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之江新语》中《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指出:仁厚的人看到别人的长处,挑剔的人看到别人的短处;谦虚的人学别人的长处修炼自己,自大的人借别人的短处膨胀自己;乐观的人学习别人而激励自己,悲观的人自惭形秽而放纵自己。让我们向2013年中国十大影响力法治人物致敬,并学习他们的美德和善行,共同推进我们的法治建设,使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弘扬法治精神彰显公平正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齐文远

伴随马年春晚上那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2013年渐渐离我们而去。但如果我们仔细回想,时间其实并没有无痕无迹地随风而逝,而是演变为一桩桩造福人类的伟大成就,或者凝结成一个个令人深思的重大事件,这些成就与事件在滴答滴答的节奏声中汇集成时代前进的脚步。在法治建设领域,具有时代影响力的典型案件则成为时间的关键节点。从备受国人关注的“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网络直播审判到铁路强人“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从引起社会热议的“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到令国人震惊的“海南校长带幼女开房案”,以及令人叹息的“浙江张氏叔侄强奸再审无罪案”等等,无不体现了法治中国的发展方向以及现实法治的前行步履。

薄熙来案和刘志军案属于中央严惩腐败“打老虎”的典型性案件。前者通过微博直播的方式公开审判,将充分保障被告人诉讼权利的法治理念贯彻始终,很好地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后者发生在中国铁路高速发展的时期,然而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有所贡献就可以随意践踏法律。此外,该案还深刻地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监督和切割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

另两起案件发生在我国一北一南,都涉及到未成年人问题。“一北”是指发生在北京的“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它最初为社会关注的起因是李某某系名人的儿子,然而,它最终引起轩然大波的原因却是案件涉及未成年犯罪人的特殊保护、媒体对案件细节的提前公开和过度“炒作”及对司法审判的影响等问题。从对李某某的审判过程来看,司法部门坚守冷静和公正,维护了法律公信和尊严,但个别媒体公然违法的种种“爆料”做法则应当受到谴责乃至追究。另外,从社会层面而言,本案的教育意义还在于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子女进行管教。“一南”则是指“海南校长带幼女开房案”。人们在怒问这位灵魂工程师道德沦丧的同时,也在思考对其如何惩办方能做到罪刑均衡,由此展开了对“嫖宿幼女罪”存废等问题的大讨论。当然,该案的社会意义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罪与罚,提示我们应更多地反思教师准入门槛以及如何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保护等一系列社会治理问题。

“浙江张氏叔侄强奸再审无罪案”的发生,促使人们反思避免冤假错案发生的机制。而“河北王书金强奸、故意杀人上诉案”因公诉方和辩护方的“角色错位”而使得民众大惑不解。但如果能换个角度来看,公诉部门何尝不是在践行疑罪从无原则呢?

此外,“湖南曾成杰集资诈骗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案”、“腾讯诉360‘扣扣保镖’不正当竞争案”和“华为公司诉美国IDC滥用市场地位垄断案”也进入十大影响力法治案例之列,它们或者为司法能更贴近人性进行了启蒙,或者为加速推进程序正义从而保障人权树立了路标,抑或为推动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倡导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规则提供了典范。

哈罗德·伯尔曼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建立法治社会的基石在于培育公民的法律信仰,而法律信仰的产生又依赖于司法的公正,因此,上述十大影响力典型案例对增进公民的法律信仰从而推进法治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十大法治新闻折射十大关系

民主与法制杂志社总编辑

刘桂明

用回望的眼神与审视的目光去分析研究2013年十大法治新闻,我发现,与其说是十大新闻,还不如说是十大关系。

上与下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法治中国”正式写入党中央文件,意味着法治建设又一次极为重要的全面提速与极为深刻的转型升级。这个转型升级不仅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内与外的关系。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提出“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目标,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目的是为了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同样,通过大力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既是为了强化内部管理,更是为了强化外部监督。

大与小的关系。2013年,多名大小官员落马,“寻虎打蝇”取得了显著成效。抓大不放小,治标更治本,“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任何例外,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长与短的关系。2013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五年反贪报告,不仅体现了中央领导人对反腐败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检察机关在反贪工作中的作为和地位将越来越凸显出来。

破与立的关系。不破不立,不废不兴,劳教制度的废止体现了中央对人权保障的重视,对民众期待的回应,更重要的是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纠与防的关系。发端于2013年春天的张氏叔侄冤案平反,助推冤假错案的纠防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进入下半年,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频频通过各种形式要求各级战线有效防止冤假错案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开与闭的关系。从“薄熙来案”、“刘志军案”到“北京街头摔婴案”、“南京女童饿死案”、“李某某强奸案”,从“@济南中院”到“@京法网事”乃至“@最高法院”,这一年,无论是社会热点案件还是专业庭审细节,都以微博直播的方式将司法公开推到了世人面前。这是近年来司法机关借助新媒体推行司法公开、塑造司法公信力的里程碑式事件。从此,司法不再神秘化、封闭化。

好与坏的关系。如果说“中国好声音”是电视艺术的一种提升与扩张,那么,打击网络“大谣”,净化网络环境,则是为了让大V更加履行社会责任,发出更多的“好声音”。无论是中国互联网大会上的倡议还是“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发布,都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人们的网络表达权、知情权、名誉权,同时告诉人们一定要树立底线意识、底线思维,用好话语权。

美与丑的关系。选举人大代表,本是十分美好而神圣的事情,但是有一些人公然以钞票换选票,以金钱谋取政治权利,这是典型的权钱交易,这是明显的美丑颠倒。衡阳破坏选举案的严重性、危害性,绝非一下子可消除。我们期待着依法追责乃至依法严惩的结果,更期望每个公民手中的一票真正落实、真正合法。

真与假的关系。真实,既是新闻报道的信誉,更是新闻报道的生命。陈永洲事件不仅成为新闻界2013年的最大丑闻,而且还将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带来的严重危害置于社会各界的风口浪尖。新闻界如何杜绝有偿新闻、虚假报道,避免新闻寻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十大法治新闻折射了十大关系,十大关系画出了十条杠杠,十条杠杠代表了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特别推荐:广西酸嘢连锁品牌:酸益点酸嘢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特别推荐:广西<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嘢</a>连锁品牌:<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益点</a><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嘢</a>

上一篇:沥心沙大桥被撞完整视频曝光:广州沥心沙大桥撞桥事故先别着急喷设计质量问题,弄清缘由再说
下一篇: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