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重磅发声:周末重磅!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集体发声
【大河财立方 记者 裴熔熔 王磊彬 杨萨】9月3日,作为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专题的主论坛,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北京举行。大河财立方记者现场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出席论坛,把脉全球金融市场前沿探索趋势,为中国金融业的创新变革建言献策,并就社会关注话题回应关切。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周亮: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5万亿元,居世界首位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表示,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监管引领,着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绿色能量。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构建绿色金融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一大特色是以监管引领为先导,建立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推动金融机构和市场高标准发展绿色金融。
二是绿色信贷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的余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规模居世界首位。据测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支持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支配节约标准煤超过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10亿吨。
三是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丰富。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将信贷业务向排污权、碳排放权的抵质押融资业务延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租赁不断发展。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绿色信托资产余额2916亿元;金融租赁公司绿色融资余额8500亿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20余个高风险环境行业,有利促进企业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四是推动产业低碳绿色转型。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大力支持传统行业降耗减碳和节能改造,推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绿色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持续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结构装备、节能技术等绿色产业发展壮大。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节能环保产业的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53%;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34%;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在推动银行保险业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从以下几方面做重点部署。
一是健全规则标准。逐步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制度框架,形成与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相匹配的金融政策安排。二是创新产品服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并购融资、气候债券、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创新产品。三是强化风险管理。四是完善日常监管。落实绿色金融监管政策,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将绿色转型进展纳入日常的监管评价,确保银行保险机构安全稳健运行。五是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证监会焦津洪:
及时清除市场里的“坏鸡蛋”和“害群之马”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表示,提振投资者信心,从根本上讲要靠完善的法制、严格的监管执法和健全的投资者保护。
“完善的法制是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基础,良好的法制是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的关键,只有加快形成科学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才能让市场各方对市场的规则、市场的秩序充满信任,对市场发展具有稳定的预期,才能放心地去投资。”在焦津洪看来,通过加强监管执法,推动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及时清除市场里面的坏鸡蛋和害群之马,维护市场秩序,让市场各方能够清醒地看清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市场的活力才能显著提升。
焦津洪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努力以健全的法制和强有力的监管执法提振投资者信心。
一是持续健全资本市场法制体系,推动修改公司法,制定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条线的制度规则,立改废释和体系优化等。
二是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制机制,全面推进监管转型,强化各条线的监管协同,构建高效协同的监管架构,完善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证券执法体制机制,强化零容忍执法的震慑,健全部际联动、央地协作的工作机制,深化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增强监管执法的合力。
三是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持续完善监管的工具箱,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的效能,推进阳光监管,努力消除口袋政策,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努力提升监管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四是提升监管科技化水平,加快监管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管信息的集成度,开发并推广实用的分析工具,促进业务和科技深度融合,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
五是不断强化投资者保护力度,坚持把理念贯穿资本市场监管全链条各个方面,推动中国特色集体诉讼常态化开展,统筹运用行政和解先行赔付责令回购等制度措施,丰富持股行权支持诉讼示范判决等实践,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新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不断涌现,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焦津洪称。
中国人民银行金中夏:
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表示,近年来,中国着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取得了积极成果。
“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推出50多项金融业开放措施,外资来华设立各类金融机构110余家。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制的金融业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来看,中国是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金中夏说。
大河财立方记者现场获悉,到今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达3.3万亿元人民币,持有A股也是3.3万亿元人民币。现如今,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交易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
金中夏表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新的可喜进展,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占比首次突破3%。从贸易看,1—7月,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达到了24%,为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从投资看,到6月末,境外主体配置人民币资产余额已经达到9.8万亿元人民币。
对于中国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下一步发展计划,金中夏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扩大市场准入,还要优化准入后的政策安排。三是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国家外汇管理局郑薇:
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就上半年国际收支情况以及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举措做了重点介绍。她表示,上半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性和韧性不断增强,跨境资金流动平稳有序,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我国经常账户的顺差是1468亿美元,这个是处于历史同期的高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是1.7%,继续处于合理均衡的区间。
“货物贸易顺差保持较高水平,继续发挥稳定国际收支基本盘的作用,我国以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为代表的外贸主体活跃度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绿色产品出口动能充沛,支持我国经常账户保持合理的顺差规模。”郑薇说。
资本项跨境资金流动趋稳向好,上半年境外资本呈现净流入的态势,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增多,其中外资净买入境内债券近790亿美元。
在外汇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强和改善外汇政策供给,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健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今年1—8月新增中小优质外贸企业数量占新增企业家数超过了80%,助力中小企业跨境资金结算,降本增效。
此外,在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设立汇率避险资金池,担保征信等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套保的成本,同时发布汇率风险情景与外汇衍生产品运用安全集,通过20多个常见的汇率风险情景提示企业外汇衍生品的使用要点,引导中小微企业树牢汇率风险意识。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制:万军伟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