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过年的年轻人想回大城市了:王老吉8年助2万人回家过年,春运关爱行动见证时代变迁

八卦快讯 2024-02-14 11:52:30

春运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之一,以年为单位,数年如一日,向团圆进发。

春运的概念,要追溯到1954年。那一年,春运第一次有据可查客流量为2300万人次。1981年,人民日报刊发消息:《铁路春运效率高秩序好,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1989年,湖北日报敏锐捕捉到了春运人口构成的一个新变化:截至当年2月底,外地涌向广东的农民总数已达150万人以上,广州火车站广场俨然成了“农民的海洋”。1994年,“民工流”第一次登上人民日报。行李架上、座位底下、厕所里全挤满人的春运,从这一年开始。

时至今日,从近期发布的2020年春运大数据看,春运正经历一场华丽的蜕变:从满意“走得了”到追求“走得好”,从在意价格到重视舒适,从互联网订票到候补购票服务再到共享出行......春运回家路的嬗变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我国交通跑出发展加速度

春运路更短、更快、更舒适的背后,是交通结构的完善与运输服务的提升。

绿皮火车、客车、轮船、飞机、高铁……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便捷,出行越来越舒心。

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资稀缺,人口流动小,春节主要以短途探亲为主,客运汽车是运输主力。蒸汽机火车,虽是绿皮车、闷罐车,条件差、速度慢,但火车票仍是奢侈品。

80年代至9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成为春运主客流。内燃机火车成为春运期间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

90年代末,出现了骑行回家方式。他们大多是在外打拼的务工人员,出于时间或成本考虑,选择骑着摩托车,载着亲人和行李,千里迢迢,如“动物迁徙般”,穿梭在公路上,风吹日晒,只为与家人团圆的一刻。

2000年以后,春运坐飞机回家不再是一个奢侈的选择。机场春运客流量逐年增加明显,北上广深等热门航线几乎每个航班都是爆满。

2007年,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面世。春运坐火车回家变得既便捷又舒适。

2017年,350公里的时速,装配了充电插座和无线网络的“复兴号”动车诞生。至此,春运回家又多了一个选择,更快、更舒心。

其次,春节期间,许多高速免费通行,自驾回家方式占据主流之一。网络平台发展迅速,拼车、租车、顺风车也相应成为流行的回家方式。

短短几十年时间,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补齐了春运的传统短板与服务洼地,让返乡路提速再提速,从“一票难求”快速进入到了“舒服回家”时代。同时,庞大而便捷的交通网络把中国人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带来富足和发展的希望,人们从中享受到了高端便利、健康、舒适的生活,幸福感满满。

从“单向流动”到“反向春运”,年轻人扎根城市开启发展新格局

儿女不回老家了,换父母进城去!就近两年的报道趋势,我们可以发现,父母前往大城市和已经成家的子女团圆过春节,这种反向过年方式成为新趋势。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的《关于全力做好2020年春运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铁路要推行回空方向列车票价优惠措施,鼓励“反向春运”。

2020年,王老吉助力阿里巴巴零售通事业部拍摄的微电影《去郑州五百里》,正是当下“反向春运”现象的真实写照。

在郑州打拼二十多年的尚华伟,开设天猫小店创业成功,在城里扎根。临近春节,他和妻子商议后决定春节期间小店不打烊,把离郑州500里,远在家乡的父母接到城里一起过团圆年。

在儿子车上,母亲拿出按照家乡习俗备好的年货,一一向儿子介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家”从来就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反向春运与“回家过年”并不冲突。家人在哪,哪就是家,家人在哪,哪就是年。

以前“常回家看看”现在“常出去走走”,这也是人们经济条件改善、收入提高的具体体现。老人孩子多出来看看世界,以前那种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的探亲的团圆之旅,变成了一种享受。高速度、高舒适性这几种因素也使这种现象得以出现。同时,这种现象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扎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成效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各大城市的建设主力军,为当地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新活力。

从“漂泊”到“随迁”,建设者工作繁忙凸显我国生机勃勃的发展力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工作,他们是北漂、广漂、深漂、杭漂……他们的父母本该是安度晚年的年纪,却又不得不为了替儿女照顾孙辈踏上随迁之路,为儿女的事业保驾护航。外界把这些随迁老人称之为“老漂族”。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其中专程来照顾晚辈的比例高达43%。不同于年轻人,老漂族们对回老家过年有着更深的执念。

“平时我人在北京帮忙带孙子,能和儿孙一起生活虽然很开心,但有时候真的非常想念老家的一切。以往过年最发愁的就是买车票。”坐在爱心高铁上的姚秀云说。

姚秀云是典型的老漂,家住民权县野岗乡西芒岗村,今年65岁了,平时在北京照看小孙子。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回到老家的小院,陪老伴儿和其他儿孙一起过新年。

今年,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春运关爱活动对她进行了帮助,老人家不仅坐上了免费的爱心高铁,下了高铁还有爱心专车直接送她回到农村老家。

在北京照顾孙女的随迁老人乘搭爱心高铁回老家

像姚秀云这样的随迁老人有千千万万,甚至还有很多人自己就是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在外漂泊打拼了大半辈子,到了退休的年龄为了儿女的事业又继续踏上了随迁之路。他们的儿女都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生机勃勃的发展力量,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

从“传统公益”到“形式创新”,吉文化共建美好春运

春运在不断的变化。如今,在科技助力下,人们的春运体验不断提升: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可供选择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手段发达,出行变得更加智能;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攒积分兑换车票、在线选座、接续换乘、网络订餐、厕所革命......乘客的回家之路从以往但求“走得了”到如今的“走得好”,变得更美好、更舒适。

为了共建美好春运,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春运关爱行动自2013年开始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了8年。该行动完美融入了王老吉倡导的“吉”文化理念,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人如偿所愿和家人过上一个团圆年。

8年来,随着社会变迁,王老吉通过对春运需求的深刻洞察,不断创新公益模式,每年采取与科技接轨的各种新颖形式,从帮助异地务工人员“走得了”到帮助他们“走得好”,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重点城市,已累计帮助2万人顺利返乡、吉时到家。

王老吉大健康副总经理叶继曾说过:“远离家乡的劳动者创造了这个时代的不凡,王老吉连续八年发起‘让爱吉时回家’春运关爱行动,送这些新时代的劳动者及时回家团圆。社会和谐、团团圆圆就是吉祥,这就是王老吉的‘吉文化’的体现。”

春运在变迁映射出时代的进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文化,中国饮料来继续书写传奇,一起坚信,一起期待。

后记

詹雯雯是王老吉“让爱吉时回家”春运关爱行动连续8年的工作人员,是实实在在走在公益前沿的一线工作者。她经历了王老吉8年的春运关爱行动,见证了8年来春运的美好变迁。

首先回家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大家买票没有以前那么艰难了,“让爱吉时回家”刚起步的时候,大家买票还会通过电话、排队买票等,现在大多数都通过网上订票,回家手段在进步。

其次人员年轻化。第一二代进城务工人员是之前春运的主力,现在多是年轻、活力的新时代劳动者,社会结构在变化。

据她介绍,这次王老吉发起的爱心高铁之一“广州—绵阳”高铁,又名“刺柠吉号”,是王老吉冠名的扶贫高铁。刺柠吉号的命名来源于刺柠吉复合果汁,它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广药王老吉对口帮扶贵州刺梨产业的一个具体呈现。刺柠吉号更代表着东西部协作走上高速高效的快车道。

作为项目工作人员,她说:“‘让爱吉时回家’作为我每年最期待的项目,执行过程其实真的很累,但是听到每次乘客拿到我们的票时由衷的感谢和祝福,看到他们幸福快乐的笑脸,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是其他项目所无法带来的感受”。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特别推荐:广西酸嘢连锁品牌:酸益点酸嘢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特别推荐:广西<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嘢</a>连锁品牌:<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益点</a><a href=https://www.suany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酸嘢</a>

上一篇:回村过年的年轻人想回大城市了:这届年轻人返乡过年“花式整活”:爆改奶奶拍写真,带火“村咖”
下一篇:财神红包秒空月老红包无人领:淘宝发发乐红包初五再加码:好友秒变“财神”,红包即刻到账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