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难忘今宵也没有李谷一:李谷一:改革开放解放了文艺创作
李谷一,1944年11月出生,祖籍湖南长沙,国家一级演员。1961年,进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开始舞台生涯。她于1979年底录制的歌曲《乡恋》被称为“新时期中国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由于歌曲中“半声”唱法的运用,她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被批为“靡靡之音”。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上,迫于大量观众来电要求,《乡恋》成为李谷一当晚演唱的第9首歌曲。一个时代的禁忌,从此被打破。
74岁的李谷一,穿着宽松的格子衬衫,瘦瘦小小,脚步轻而密。她的皮肤、眼神、声音,她应答病床上丈夫呼叫时的敏捷,都绝不是古稀之态。《乡恋》,这首在过去39年里给她的人生留下特殊印记的歌曲,也被时代郑重铭记。
那是改革开放的第2年。李谷一35岁,演唱事业如日中天。
李谷一:“《乡恋》实际上是1979年12月21日录的,很晚才录。《乡恋》这一版音域不是很宽,唱的时候娓娓道来,比较抒情,人性化一点。(唱)‘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跟过去唱的抒情歌曲不一样。声音用得很甜美,再加上作曲家的配器,用了很多现代的手法,‘咚咚咚’这种鼓点子,里面有探戈的节奏,‘文革’以前不可能用这种节奏。”
一曲《乡恋》引发一场风暴
《乡恋》的“不一样”,正是此后一场风暴的伏笔。
李谷一:“同一首歌可以有很多种唱法。比如唱《绒花》,(唱,温柔地)‘世上有朵美丽的花’,你可以这样唱;你也可以这样唱,(唱,雄壮地)‘世上有朵美丽的花’。”
《乡恋》之前,“高强响硬”是文艺界唯一的声音。
李谷一:“高强响硬,就是那个时代要求的一种革命的豪情、革命的激情,可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却比较欠缺。还有几个样板戏,好不好?好,但是听了10年,就像给你吃最好的东西,每顿除了鱼就是肉,你说你腻不腻?”
1980年初,《乡恋》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先播放,批判与溢美之词几乎同时喷涌。
李谷一:“这首歌是1980年元旦播的,刚播出来,批判文章马上就写出来了,说我是‘李丽君’(指模仿邓丽君),甚至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是靡靡之音,甚至后来说这些歌曲是厕所歌曲,只能在厕所里唱,不能公开唱。幸亏是改革开放,否则的话,这一锤子就把我打死了。”
记者:“如果不是改革开放,您可能也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去唱这样一首歌。”
李谷一:“词曲作家也不可能这么去创作,也不可能这么去配器。就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才有一种新的思维、新的思想,才解放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并由此指明了我们的创作方向。”
反复被批判,反复据理力争——这是接下来两年李谷一工作、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李谷一:“在音协开全国会议的时候,有人挺好心地说,你看能不能重新把这歌录一下?如果你说哪些地方还不够、可以唱得更完美的,我可以重录,我愿意;但是如果是为了你们开批判会,把我前段的唱法否定了,我说我不录。我就是这么个性格,我长了一个很抒情的样子,但是我性格很刚强,我宁可死也不认输,你批吧!”
《乡恋》在春晚舞台上响起
但是听众是与李谷一并肩站立的。在执着反抗的两年多里,她不但没有被雪藏,还接下“50多天演70多场”的高强度表演任务。也正因为听众喜爱,1983年首届央视春晚上,《乡恋》的旋律响起。
记者:“那天从家出发的时候,您知道自己要唱《乡恋》吗?”
李谷一:“没有,绝对没有。我提供给他们的作品是另外6首歌,场上对唱两首歌都是临时安排的。没有任何准备,剧组也没有,我自己更没有。没想到观众不停地打电话点歌,全是点《乡恋》的。后来采访黄一鹤导演的时候他就说了一句话,我们节目就是为观众服务的。导演后来讲,部长(指时任广电部部长吴冷西)考虑了半天,最后拍板通知导演组,就让李谷一唱《乡恋》。”
记者:“您听到《乡恋》的前奏在春晚舞台上响起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李谷一:“心里想总算是名正言顺地解放了,心里还是感慨万千的。但那时候我因为唱了别的歌,已经满头是汗,很累了。找我的伴奏带子,结果都没有。后来还是一个灯光师傅找到了。”
记者:“那是他自己的磁带?”
李谷一:“他自己的磁带,他喜欢我的歌。”
这场春晚,无论对于中国文艺界还是李谷一,都意义非凡。在个人层面,她的身份由“体无完肤”的被批判者转为文艺改革的先锋。
李谷一:“中央电视台1983年肯定了《乡恋》以后,就知道了我们创作的方向,不必完全沿用过去那种僵硬的、保守的、一成不变的创作手段。只要是真善美的,不管是抒情的、高强响硬的,都可以表现出来。”
《难忘今宵》唱了32年没有唱腻
7首独唱加2首对唱,李谷一在春晚演唱的纪录,仿佛不可逾越的至高荣誉。第二年春晚,她唱了6首歌,其中之一是保留至今的“最后一曲”,《难忘今宵》。
李谷一:“《难忘今宵》是1984年以后写的歌曲,34届春晚用了32届,有两届没用,直到2017年唱的还是《难忘今宵》。改革开放40年,《难忘今宵》唱了32年。”
对于李谷一,如果说《乡恋》是勇气和坚持的注解,《难忘今宵》则事关传承和转身。
记者:“唱了32次,您觉得唱腻了吗?”
李谷一:“没有唱腻。因为每一年的变化不同,想到国家的不同变化,‘共祝愿祖国好’。改革开放40年,高楼林立,高速公路、高铁,发展多快,你就会把这些东西融入到你的歌曲里头。唱是可以换很多人的,形式也可以换,但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这里,谁不爱自己的国家?”
更在意传统文化的延续
这位“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的湖南女性,直到今年还活跃在歌唱一线。这40年里,李谷一以一贯的炽烈回应外界的质疑。
李谷一:“什么叫百花齐放?只要你不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你不是毒草,你唱的是人之常情,为什么不可以?”
在获得成功后,李谷一更在意的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李谷一:“我是戏曲演员出身,‘戏歌’是我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我们国家有300多种戏曲品种,很多作家用戏曲的元素创作了很多艺术歌曲,还有一种就是原来戏曲里面比较好的唱段。如《浏阳河》,(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包括黄梅戏,(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是原来戏曲里好的唱段。我教学生的时候,我说你是哪个地方的人,你在你自己的家乡老老实实地学你们家乡的一段戏,一定要学一段。”
记者:“您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传统文化保护的工作了。”
李谷一:“从1974年就开始,到中央乐团唱民歌的时候我到国外去访问,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法国、日本等这些国家,我都唱自己的花鼓戏。应该说这两年比较可喜,尤其是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后,已经很重视这个问题了。包括诗词朗诵、过去的诗词谱成新的创作作品,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关于本文的文章资讯来源于网络,如因图片或文章有版权问题的请联系客服确认后删除。
酸益点酸嘢官方网址:https://www.suanyidian.com
酸益点品牌坚持以‘好果、好蔬、好料、好用心’为原则,以绿色健康饮食为主导,匠心手作,用心腌制每一份酸嘢,酸益点,更健康。 酸益点讲求现做现卖,充分保证酸嘢的新鲜,绿色天然健康,始终把顾客体验感放在第一位。
酸益点酸嘢的酸味佳、口感脆而且量还非常足,看到都能让人留口水,点上一份酸嘢吃起来就能感到非常满足,这种给人带来充实感的优质酸嘢怎能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